印刷时间同样为2011年11月1日,采用16开本,使用的是胶版纸。本书的国际标准书号为9787564127367,装订方式为平装,旨在为西南地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专业人士和研究者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此研究论文《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着重探讨了西南地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它采用复杂系统理论,深入剖析了空间要素、结构与形态的特性,以及系统发展和内在作用机制。
本书主要研究对象是西南山地城市的公共空间,目标在于探索其适应性设计。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技术路线清晰,结构严谨。通过揭示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变与分类,以及节点性空间如特色广场和交通节点的特性和影响,构建出适应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领域,《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深入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该书从景观的定义出发,融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色彩学和植物学等专业知识,旨在理解影响城市景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以及观景者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深入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践篇。理论篇首先介绍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景观的基本概念,如地理学、生态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内涵,以及东方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景观的认知差异。
如果您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感兴趣,这本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可能会是您的理想选择。该书于2009年9月1日首次发行,作为第一版面世,提供详实的内容和深入的探讨。图书以简体中文编写,共计298页,适合深度阅读。开本为16开,页码布局合理,方便阅读。
首先,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深入探讨了景观艺术设计的学科本质,包括其内容、形式和概念,以及它与人类行为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部分,详细阐述了艺术构思、布局策略和创作手法,以及空间形态和形式美构图的原理,这些都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可以被概括为三元理论,这一理论源于同济大学刘滨谊老师的深入研究。首先,我们关注的是形态——景观环境的形象。狭义的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视觉上,涉及自然与人工形态的设计,旨在创造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其次,生态层面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首先,它以景观与环境的互动为基础,探讨了城市景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轨迹。接着,课程重点关注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要素,如如何精细处理景观与建筑群体的搭配,以及空间布局的巧妙设计。此外,教程详细阐述了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实际作用,如优化日照、提升通风效果、减少噪音污染等。
1、凯文·林奇在其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中,根据易为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形体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路径、边界、场地、节点和标志物五元素。
2、【答案】:C 美国城市规划教授凯文·林奇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的认知地图。他在城市意象理论中提出构成认知地图的5要素:标志物、节点、区域、边界、道路。
3、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4、普遍情况中,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都会有让这座城市闪光的节点,甚至一个节点的存在会引来关于这座城市一段美妙的故事。凯文·林奇把节点称为战略性焦点,指出节点如同区域分为内向和外向。城市的节点主要有公园、城市水系、广场等组成,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认知意识中的凝聚点和焦点,有的节点甚至就是一个城市与区域的中心。
1、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推动土地利用向集约化转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环保和公平。持续优化城市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与生态平衡。城市空间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要素如土地、交通、环境和建筑需和谐共生,共同推动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在《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城市要素有机结合的城市设计》一书中,作者范文莉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视角。她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揭示了“城市要素有机结合”这一趋势产生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城市设计在推动要素开放、渗透和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以促进城市空间的有机生长。
3、《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是由著名作者范文莉撰写的专著,该书在2011年7月1日由享有盛誉的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为第一版,共包含203页内容,字数达到300,000字,详尽探讨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设计策略。首次印刷的日期也是同月同日,展示了其严谨的出版历程。
4、在探讨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时,我们首先从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包括城市设计的内涵和城市中的关键要素,如住宅、办公、公园、公交枢纽和历史空间等。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受时代背景和城市有机变化的影响,旨在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5、前瞻性原则即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有一定的前瞻考虑,为未来城市的进一步扩充、转型和发展留足一定的空间。地域性原则需要设计者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风俗和建筑材料等因素,并且对当地传统的历史文脉和空间格局做出一定的传承。
公共交通枢纽的触媒效应和聚集聚效应如下: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交通枢纽的综合开发,达到城市功能聚集效应,形成一个良性、控制的催化连锁反应。内联指挖掘站点优势,整合周边功能,规整产业格局,探讨内部功能联系,推进站点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建设,并发挥站点带动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触媒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城市触媒就是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发展速度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是指城市化学连锁反应,其中激发与维系城市发生化学反应的“触媒体”可能是一间旅馆、一座购物区或一个交通中心;也可能是博物馆、戏院或设计过的开放空间;或者是小规模的、特别的实体,如一列廊柱或喷水池。在该书中城市触媒的触媒体主要是指建筑物。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触媒效应是对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媒介作用的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触媒合金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电力供暖、工业循环水等领域。例如,在油田采油系统中,它守护着高温高压下的水注入管道和加热设备;在锅炉换热系统中,它减轻了结垢问题,提高热效率;在城市热网系统,它确保了能源的有效传递,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不但建筑师主导了一个公园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园在组织城市和人们的行为体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园”本身,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莫尔的“乌托邦”概念。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和傅里叶等人不仅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同时还通过一些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
社会各阶层对这些问题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制度上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理论基础为空想社会主义 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 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 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博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及1500-2000人组成的大社会。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Guise的工厂相邻处的实践。 法律基础--英国的《公共卫生法》、《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
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生于苏格兰,曾在伦敦大学跟从T.H.赫胥黎攻读生物学,后在丹迪大学、伦敦大学、孟买大学执教。格迪斯倡导区域规划思想,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
霍华德(E. 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标志着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的诞生。 索里亚·玛塔(Soria y Mata)提出了“交通运输是组织城市建设的前中基提”的观点。 现代城市组织原则得到探讨,其中泰奥多尔·甘尼埃(T. Garnier)的工业城市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一般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快速的城市化而产生的规划理论。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莫尔等)、霍华德“田园城市”、格迪斯出区域规划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奥斯曼巴黎规划、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英国公共卫生法、住宅与城市规划法、美国分区区划法规、40年代制定的大伦敦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