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 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 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首先在平地上铺上2-5厘米厚的小碎石,整平。当然不能太过水平,要考虑排水,所以要有适当的斜波。其次在碎石的平面上铺上一层阴网(一种纤维材质的),摆放好石头,这时候摆放石头很讲究,既是要讲究美观,从不同的角度上去审视,又要考虑收边的效果。
问题二:枯山水怎么施工呀? 固定住怎么会很难看呐 固定的时候形状做的自然一点 滤水排水这个是标准工艺阿。。
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日本的写意庭园的集中表现就是“枯山水”。
“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特殊设计表达,这并非日本独创的。因为这种“山水”文化是从中国汉代传入日本的。后来因为文化审美的不同,中国山水走入融合天地、和谐自然的境地。日本却独出机杼,坚持这种枯山水设计表达,以静内心。
枯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传入日本后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限制而改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现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枯山水是一种园林景观艺术,主要出现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其特点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石组和沙砾,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感受。具体来说,枯山水并无真正的山和水,主要由岩石、沙砾和少量植物构成,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山水景观。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枯山水表达出冥想、宁静和自然的氛围。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枯山水是日本造园的特色手法,一般的在中国比较难找纯正的枯山水庭院。但现在在中国的庭院设计和小区设计中,特别是售楼处有很多类似景观。用砂石代替河流,的设计很多。一般在中国有一些日本人建造的园林景观有枯山水的应用。在济南泉城公园(原名济南植物园)有个日本建造的樱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