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颐和园的昆明湖景色有:昆明湖中的亭子 昆明湖远望佛香阁 昆明湖湖边桃花林 昆明湖上的亭子和柳树 昆明湖湖水 昆明湖湖边的石舫 昆明湖上的石桥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又最瑰丽的古典园林。它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所组成。
2、昆明湖的景色优秀作文 篇1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公园——颐和园。颐和园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其中我最吸引我的是那美丽的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里最大的湖,从远望去,湖水碧蓝碧蓝的,走近一看,湖水真清澈啊!能看见一条条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3、然后看到的是清晏舫,这是个别具匠心的石舫,构思十分巧妙 :这个石舫全是用巨石雕刻成的,长36米呢!在舫中上下两层的 舱楼内都是大块的镜子,波涛映入镜中,犹如船在航行,如在此赏 景纳凉,更是美不胜收。
4、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
5、昆明湖的风景介绍 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不管是从颐和园的哪个门进园,漫步不久,便可以看到这个大湖——昆明湖。环望着昆明湖,一阵清风拂来,偌大的湖面泛起涟漪,在阳光的折射下,波光粼粼、异彩纷呈。
6、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静态描写,表现了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1、颐和园全园占地面积为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具有3000余间宫殿园林建筑,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2、这篇文章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游览顺序,写出了游览过程中的不同地点。
3、颐和园形成行政、生活、游览三大功能区块的结构。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块,为皇帝听政、接见外宾之所。颐和园在乾隆皇帝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时候,并没有行政和居住区块,因为皇帝都是当日来回,并不居住。
4、总分总。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再按游览的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等景点进行描写,最后赞美颐和园的景色美不胜收。
5、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面积4350亩,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1、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9平方千米),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2、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广阔且以水面为主。它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础,参照杭州西湖并融合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最终在乾隆帝时期形成现今规模,命名万寿山和昆明湖,并环以围墙称为清漪园。
3、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的西北角,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总面积达到了290公顷,其中水面占了三分之一,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水面最大的一个。 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直至光绪年间基本成型。
4、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颐,颐养天年;和,心平气和。
5、【历史沿革】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